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关注最美孝心少年

10岁娃成为家里“男子汉”——孝心少年 陈永魁

2015寻找最美孝心少年 > 少年展播央视网 2015年10月08日 10:31

 

陈永魁

陈永魁

 

      10岁,对于多数孩子来说,还是一个在父母怀里撒娇调皮的年龄,而灵宝市苏村乡田川村的陈永魁却早早挑起了家庭的重担,一边上学一边照顾因病卧床的母亲,用瘦小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。
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 陈永魁,男,2005年3月出生,现在就读于灵宝市苏村乡田川小学四年级。家中4口人,母亲下肢瘫痪,无行走能力,哥哥在灵宝市五高上学,父亲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常年在外打工。年仅10岁的陈永魁,却用自己稚嫩的双肩,担负起了照顾母亲的重任,再苦再累,再艰难,他从没有抱怨,更没有放弃,他常说,妈妈是我最亲的人。

      苏村乡田川村处于灵宝市、卢氏县交界处,距离乡政府近30千米,地理位置较为偏远,交通十分不便,信息闭塞,经济相对较为落后。而陈永魁的家离村部还有3公里多,目前家里只有一间土坯房能正常使用,墙体还多处开裂,难以遮风挡雨,土坯房后面有新盖的两间红砖房,门窗还没装上。陈永魁的妈妈蔡换荣今年44岁,小时候不幸患小儿麻痹,留下了行动不便的后遗症,生活不能自理,需要人照顾。

      陈永魁的爸爸陈林超以前要供养孩子上学,还要照顾妻子,只能在家里种庄稼维持生计,常常入不敷出。前年大儿子上高中后,花销增大,实在无力供养,被迫出外打工,挣钱养家,由于没有技术,紧靠当小工出死力也换不了几个钱。大儿子在灵宝五高上学,经常半个月回家一次,家里平时只有他瘫痪多年的妻子蔡换荣和他10岁的小儿子陈永魁。

     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。两年前,哥哥离家到城里上学后,照顾妈妈饮食起居的担子就落到了陈永魁肩上。“我会烧米汤、炒菜、煮面条……”陈永魁说,每天凌晨5点他就起床了,先是烧水给妈妈煮稀饭,然后洗漱,收拾屋子,伺候母亲吃饭……打点好家里的一切,6点半左右,陈永魁出门上学。因为他家和田川学校相距几公里,为了不耽误学习,必须早早赶往学校。
 
      陈永魁从家到学校走个来回需要40多分钟。为了不让孩子来回跑,耽误学习,蔡换荣特意嘱咐小儿子中午放学就在学校吃饭休息,她在家有时吃泡面,有时干脆饿着肚子。陈永魁心痛母亲,常常自己在学校急急忙忙吃过后,再跑回家里为母亲生火做饭,简简单单的饭菜端到母亲身边后再匆匆赶往学校,母亲的碗筷等晚上回家后再收拾。

      晚上放学回到家里,陈永魁经常坚持一边学习一边做饭,伺候有病妈妈吃完饭,洗刷完毕,才开始安心的学习。永魁在伺候妈妈的过程中学会了为妈妈擦身、洗衣、料理家务,他稚嫩的肩膀扛起了照顾母亲的责任。
 

      陈永魁没有辜负家人的希望,在校的时间内,认真听课,作业独立完成,并能积极参加校内的义务劳动,和同学相处亲如姐们。在苏村乡和学校组织考试中多次名列前茅,受到老师同学的赞扬。 

      陈永魁所在的田川小学只有一到四年级,五年级都得到较远的学校去就读。他的班主任介绍说,小永魁已经做好了打算,“到时候在就读的学校附近赵个房子,把妈妈一起带过去,他一边上学一边照顾妈妈。”他经常说,妈妈是我最亲的人,妈妈太可怜了,不能把妈妈一个人扔在家里。
   

      “上天没有给我健全的身体,但是给了我两个孝顺懂事的孩子。”说起自己的两个儿子,蔡换荣充满自豪和感激。
   

      青涩的脸庞,瘦小的个头,肩上却扛着和年龄不相称的重担。面对生活的重负,乐观坚强的陈永魁并没有退缩,而是选择勇敢面对。

      10岁,对于多数孩子来说,还是一个在父母怀里撒娇调皮的年龄,而灵宝市苏村乡田川村的陈永魁却早早挑起了家庭的重担,一边上学一边照顾因病卧床不起的母亲,用瘦小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。

      小永魁说:“妈妈是我最亲的人,妈妈生了我,我就要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,虽然我家里很穷,但我要努力学习,让妈妈过上幸福的生活。”面对未来,小永魁的眼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。

      “妈妈,你不要为钱的事情操心,我自己想办法”。陈永魁为了解决自己购买学习用品的费用,每逢星期天和节假日,当同龄的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赶集或逛超市的时候,他一早便带着馍、挎起篮子背上镢头上山挖药去了。柴胡、血参、苍术、桔梗等这些中草药在他眼里都是宝贝。

      一个在温馨家庭里出生的孩子,是父母的掌上明珠,得到百般的呵护,正是天真无邪、我行我素的年月。而陈永魁从小就处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,反而培养了他“自食其力”、勇于担当的勤劳习惯和责任意识。在家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,不给父母添麻烦。在学校别的孩子每天要花三、五元零花钱,无论天气多么炎热,但他却连一个冰糕都舍不得买,渴了喝口凉水,看到别的学生吃水果,就默默地躲到一边。他把挖药和捡破烂的钱积攒起来,不仅满足了自己购买笔本等费用,还给上高中的哥哥力所能及的帮助。

      由于母亲的残疾,他从小得到的母爱非常有限。村邻的帮助和社会爱心人士的资助,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透满爱心的种子,使他懂得了回报。逐步养成了乐于帮助别人的好习惯。

      邻居张爷爷,子女外出打工,80多岁的老人患高血压。陈永魁看在眼里挂在心上,每天放学回到家放下书包先去看望张爷爷,然后再给妈妈做饭 。给张爷爷提水、扫地、抹桌子已成为他的日常“工作”。一次老人感冒发高烧卧床不起,他不顾下雨路滑,打着雨伞跑几里路给买药。回来后烧好开水,把药送到床前,看着吃完药他才离开。张爷爷逢人便说:“没有小魁的照顾,我恐怕活不到今天”。
 
      陈永魁在一篇作文中这样写到:“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,但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来说,哪怕是尽一点微薄之力,送去一点关爱,经常地惦记着他们,也是快乐的”。

      一分辛勤一份收获,陈永魁的爱心感动了全校师生,也感动了社会。他曾被评为“三门峡市美德少年”、 “第七届河南省美德少年”。

我要纠错编辑:周金娟责任编辑:
860010-1134030100
1 1 1